最强台风横扫菲律宾中部 上万人丧生
11月10日,在菲律宾中部莱特省的塔克洛班市,一名灾民站在被台风“海燕”摧毁的房屋废墟中间。菲律宾中部莱特省警方负责人当天说,莱特省省长根据各方提供的数字,估计台风“海燕”已造成当地上万人死亡。 新华社/路透
强台风“海燕”日前横扫菲律宾中部带来重创。重灾区莱特省警方负责人埃尔默·索里亚10日说,莱特省省长根据各方提供的数字,估计此次台风已造成当地上万人丧生。法新社报道,如果最新死亡数字获得确认,“海燕”将是1976年以来菲律宾遭受的最致命自然灾害。
这场台风被视为菲律宾有史以来遭遇的最强台风,级别被定为最高的5级。一名联合国官员说,“海燕”破坏力堪比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。
伤亡人数还会上升
莱特省警方主管埃尔默·索里亚说:“我们昨天晚上与省长开会,政府初步估计,死者达到一万人。在台风经过的地区,70%至80%的住房和建筑遭摧毁。”大部分遇难者是溺水而亡,或被倒塌的建筑物砸死。
莱特省首府塔克洛班市行政官特克松·约翰·林估计,仅塔克洛班遇难人数可能就达一万,当局已经找到300至400具尸体。
此外,菲律宾东部岛屿萨马的官员10日称,“海燕”已造成当地一个小镇至少300人死亡,另有近2000人下落不明。这是在台风“海燕”过境后,菲律宾萨马岛首次确认有如此大规模的伤亡。
乘直升机考察灾情的菲律宾中央政府官员说,台风带来的强风巨浪,摧毁了从海岸到内陆纵深1公里地带上的所有建筑物,如同发生了一场海啸。
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10日发布最新灾情通报说,全国36个省份受灾人口超过445万人,近3500间房屋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,目前少数几个地区上报的农作物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损失为721万比索(约合16.7万美元)。菲国家减灾委说,由于重灾区通讯中断等原因,政府部门在汇总灾情时遇到很大困难,目前无法及时得到全面的灾情数据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各地上报的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很可能上升。
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说,伤亡人数“将大幅上升”,但他没有给出具体数字。
截至10日台风离境,菲律宾多个灾区的通讯仍旧中断。菲律宾红十字会秘书长格温德琳·庞对媒体表示,随着更多救援人员抵达被台风切断与外界沟通渠道的边远地区,死亡人数可能还将会急剧增加。
风力最强 “如同海啸”
今年第30号台风“海燕”8日凌晨在菲中部的东萨马省登陆,中心最大风力达每小时314公里,成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强台风。登陆后,它由东至西横扫菲律宾中部,重创莱特省。
联合国救灾协调组官员塞巴斯蒂安·罗兹·斯坦帕描述,汽车如草堆一样在风中翻滚,街道上满是残骸。“我上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是在印度洋海啸之后。”大约22万人在那次海啸中遇难。
当地媒体称,受灾最严重的塔克洛班市几乎所有道路不是被洪水全部淹没,就是被台风刮倒的大树以及电线杆所阻挡,房屋的碎片随着强台风飘扬。塔克洛班机场塔台玻璃破碎,航站楼遭冲毁。47岁的机场经理埃弗伦·纳格拉马回忆道,海浪最高达到大约4米,“如同海啸”。“雨、海水和风肆虐机场,我们从窗口逃出,抱着一根电线杆大约一小时。一些下属紧紧抱着树才得以幸存”。
菲律宾ABS-CBN电视台在塔克洛班市采访的记者描述称,“海燕”带来的暴雨导致当地洪水泛滥,水面上漂浮着不少遇难者尸体。洪水退去时,有些尸体被带入海中,有的则散落街头。
灾区传出的电视画面显示,塔克洛班市一片狼藉,许多建筑物的屋顶被狂风掀翻,还有不少房屋被完全摧毁。
这场台风被视作菲律宾有史以来遭遇的最强台风。实时播发全球天气信息的网站“地下气象台”负责人、气象学博士杰夫·马斯特斯对媒体表示,“海燕”是有史以来的第四大强台风,仅次于1961年的超强台风“南希”、同年的“紫罗兰”,以及1958年的“艾达”。
要求军管 美国救援
台风过后,很多民众进入无人看守的建筑物内抢夺生活用品,现场秩序混乱。“他们抢走一切,包括电视机,打算今后用来换取食品。”塔克洛班市行政官特克松·约翰·林说。
塔克洛班市政当局救灾人手严重短缺,“2000名雇员中,仅大约100人报到救灾。大家都在顾自己的家”。
菲律宾警察和军方均增派人员维护秩序,塔克洛班市官员请求正在当地视察的阿基诺下令实施军管。
阿基诺承认,治安恶化已成为政府担忧的主要问题。按法新社的说法,台风过后,塔克洛班全城390名警察中迄今只有20人上岗执勤。阿基诺告诉媒体记者,他正考虑在塔克洛班实施军事管制或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。
目前,塔克洛班市多条道路难以通行,当局正在抓紧时间清理,以便救援车辆通过。塔克洛班市的机场在台风来袭时受损,只对从事救灾工作的军用飞机开放。此外,塔克洛班市通讯受阻,主要依靠卫星电话和军用电台进行联络。
军方发言人拉蒙·萨加拉告诉法新社记者,1.5万名士兵已派往灾区,“我们用飞机运送援助物资、原材料和通信设备”。同时,直升机把救援人员送往一些重灾区,步兵部队将乘车或步行赶往灾区。
五角大楼9日宣布,美方已向菲律宾提供海空军资源协助救灾。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在声明中表示,应菲律宾政府的要求,美方提供直升机、固定翼飞机和海上搜救设备参与救援。“哈格尔指示太平洋司令部支持美国政府在菲律宾进行人道主义援助”。
华人积极募捐赈灾
菲华商联总会等华社团体第一时间发起救灾行动,获得当地华人积极响应。
菲华商联总会永远名誉理事长陈永栽9日召集华社救灾基金主要团体负责人紧急开会,启动救灾应急机制,呼吁华社人士继续发扬“人溺己溺,一方有难,八方支持”的人道主义精神。菲华商联总会、菲华各界联合会、世界日报社、旅菲各校友会联合会、菲华联谊会、菲华新联公会、菲律宾中国商会等七个团体当场认捐2000万比索,并决定向华社发动捐款,赈济灾民。
菲华商联总会(商总)执行副理事长张昭和10日表示,他已接到很多华人的电话,向其表达捐款意愿,“这次灾难很严重,华人对这种情形都很同情,都很乐意捐款”。
张昭和透露,商总已通过在受灾地区的一些下属商会,与当地的政府联系参与救灾事宜,已陆续向伊洛伊洛省运送5000包救灾物品,向马斯巴特省运送500包救灾物品。
记者亲历
机场屋顶被“海燕”掀翻
11月初休年假,带着妻子和一岁零一个月的女儿到菲律宾旅游,却不想遭遇台风“海燕”,而且还身处台风眼。
我们原计划7日结束旅游乘飞机返回北京,但到达卡里波机场时,机场已经因台风“海燕”即将光临而关闭。这时“海燕”还没有在当地发威,我们冒着风雨找到一家民宿式酒店住了下来。
殊不知,我们所在的城市,是随即到来的台风的正中心。
“海燕”呼啸而来,整个小城停电、停水,通信网络和互联网完全断掉。虽然民宿酒店里吃食饮水还能供应,房屋和人员也没有危险,但气温湿热无法洗澡,我们只能轮流用扇子给女儿扇风。作为记者,突然陷入信息真空,这是最让人抓狂的。
9日上午,我向酒店老板借用座机,给报社同事打了电话,告知我被台风误在菲律宾,无法按时返回投入工作了。
10日,“海燕”飞走了,留下满目疮痍的城市。我去机场了解恢复运营的信息,看到机场屋顶已被台风掀翻。机场方面回复说:“明天可开放机场,预计最快后天恢复航班。”
小城里茅草、竹子搭建的房屋基本看不到还有立着的,街上狼藉一片。而钢筋水泥的建筑基本没有问题。水、电、通信还没有恢复。不过,看到一个小超市已经在营业,货架上东西还齐全,购物的消费者秩序很好,人们的神情也都从容。在街上还看到电力公司的工人在抢修。
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完全没有信号。我买了一张当地的电话卡,试着与国内联系,但信号非常不稳定,打电话发短信都是碰运气。偶尔能“蒙”着找到wifi(无线网络),到微信群里发几条信息,但是否发送成功,自己心里也没谱。我所住酒店的老板有个自用的发电机,零星地能提供一点电。10日晚间,终于用当地的手机卡与家人联系上了。
能在台风眼亲见台风,并将其记录下来告诉国内读者,也算是困守菲律宾一隅的我,在无奈中的一点收获吧。
本报记者 杨汛
专家解读
风力大+移速快=破坏力巨大
据了解,“海燕”一名由中国提供,意思是海燕鸟。
台风“海燕”给菲律宾造成如此大的损失,不得不令人震惊。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高拴柱表示,“海燕”的破坏力巨大,主要是因为它强度极大。台风登陆菲律宾前后,测得的最大风速达到每秒75米。风被分为1到17级,其中17级风的上限是每秒61.2米,“海燕”在菲律宾造成的大风已为17级以上。
其次,是“海燕”的移动速度极其迅速。一般来说,自东向西行进的台风,移动速度在每小时15公里左右,而“海燕”则为每小时35公里,是一般台风速度的一倍多。台风行动迅速,造成当地防灾应对仓促。菲律宾是岛国,地形因素也使得台风造成的破坏力更大。
高拴柱认为,“海燕”力量强大,与其生成时海温较高、中低层空气比较潮湿、高空辐散条件较好都有一定关系。一般来说,秋台风在生成数量上会少于夏台风,而强度往往甚于后者,但高拴柱亦指出,像“海燕”这种强度的台风,无论出现在夏季还是秋季,都是非常罕见的,具有偶然性。
长期为《华尔街日报》供稿的气象学家埃里克·霍特豪斯甚至表示,在“海燕”这样级别的台风面前,传统的“德沃夏克卫星云图台风强图分析法”已经失效。“简单来说,这样的分析方法并不适用于像‘海燕’这种强度的台风。”他表示。
目前学界公认的结论是,太平洋出现越来越强的热带气旋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。英国《卫报》援引一份跨政府委员会提交的气候变化特别报告称,全球气温的升高将会让热带气旋数量更少,但强度更大。
三亚景区全面关闭 东环动车全部停运
“海燕”重创菲律宾后,携余威进入我国南海海面。截至发稿时,海南岛几乎全岛已进入其七级风圈半径,大部分地区狂风大作,暴雨倾盆。
根据海南省气象台预报,截至10日15时,“海燕”中心位于海南省乐东县莺歌海镇南偏东方约50公里的南海中西部海面上,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。预计“海燕”将以每小时25至3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,于10日下午从乐东县擦过或登陆。
新华社记者在海南海口、三亚等地看到,“海燕”已经给百姓生活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。10日早晨三亚市开始出现持续的狂风暴雨,主要城区多处停电,路面上随处可见被风刮断的树枝,交通护栏等。多个路段已经出现明显的积水,给交通带来不便。三亚市包括南山、天涯海角等所有景区全面关闭,所有涉水娱乐项目全部停止。
交通方面,琼州海峡已于9日20时全面停航,海南东环动车组于10时7时起全部停运。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已经启动大面积航班延误红色预警,同时进入抗台防汛应急状态。截至10日11时20分,三亚凤凰机场受影响航班147架次,目前受影响航班还在陆续增加,机场正在安排旅客住进酒店。
据悉,10日下午,在三亚港港池停靠防台的广西籍货船“顺航998”,被强台风“海燕”吹断缆绳,漂入大海中,船上7人与陆地失去联系。
中央气象台预计,受“海燕”影响,10日夜间到11日白天,南海中西部和西北部、北部湾、琼州海峡及海南岛沿海、广东西部沿海、广西沿海将有7至9级大风,其中北部湾的部分海域将有10至12级大风,“海燕”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风力有12至13级,阵风可达14至15级;广西、海南岛、广东西南部及湖南中部和西南部、江西中北部、贵州东南部等地有大雨,其中广西南部、海南岛、雷州半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,局部大暴雨。 (本报综合报道)
初审编辑:王云峰
责任编辑:余梁
责任编辑:余梁
本文相关新闻
网友评论[点击评论]